姜堰三水网

标题: 中医传承|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钱承美主任中医师 [打印本页]

作者: 泰州姜堰中医院    时间: 2020-5-25 09:34
标题: 中医传承|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钱承美主任中医师
钱承美,主任中医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现任泰州市姜堰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为江苏省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泰州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泰州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委员,省级中医重点专科泰州市姜堰中医院骨伤科学科带头人。
                              
钱承美主任中医师精习中医古典书籍,探索中医药在骨伤科领域中的精髓,先后跟随全国名老中医王玉玲之子中医名师王惠永、传承许氏骨伤精髓、赴省中医院进修学习等,中医理论基础扎实、中医药临床经验丰富,临床中始终坚持根据具体的病情辨证施治,遣方用药,采用内服汤剂,外用药膏,配合中药熏洗的治疗方法,获得显著疗效;运用金黄散外敷、黑膏药加丁桂散外贴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效果明显;运用生肌橡皮膏治疗褥疮及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备获奇效;对儿童青枝型骨折和成人无移位或轻度移位踝关节骨折、锁骨骨折及一些韧带损伤马粪纸夹板固定临床效果肯定。
他深入研究许氏骨伤正骨理论与经验,他指导学生根据“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回旋、屈伸收展、成角折顶、端挤提按、挟挤分骨、摇摆触碰、对扣捏合、按摩推拿”的正骨十法理论与临床研究,并力求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一套别具一格的正骨手法,整复手法独到,主张在骨折筋伤的手法整复过程中,应以“望、闻、问、摸”为先,力求做到“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以“正骨不伤筋”为要,要求做到轻、稳、准、巧。若骨折局部肿胀较甚,应待肿渐消后再施行手法复位,但要把握时机;若桡尺骨或胫腓骨双骨折,复位一易一难,应先简单后复杂,注重以“刚柔并济,内外同治、动静相宜”为大法,并贯穿到治疗康复的整个过程中。他强调手法运用活用刚力,巧用柔劲,四两拨千斤,要根据受伤机制和人体的解剖特点,对移位明显且有软组织嵌顿或肌腱缠绕的复杂骨折,均应通过牵拉、折顶、推挤、回旋等手法先顺势理筋,再整复骨折,切忌使用蛮力。
他认为药物治疗要以整体观念为出发点,辨证论治。手法复位,理筋治伤后,应使用内服药物调理气血,兼外敷药物消肿止痛的方法进行后续治疗。他提倡正骨手法应与夹板固定、功能锻练紧密结合,重视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内外同治,根据病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气血运行,加速骨折筋伤早日痊愈。手法理筋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慢性伤筋、手法复位一些上肢骨折脱位经验丰富。通过临床经验总结,自主研制了骨愈灵和骨伤灵这种协定方运用于骨折治疗,减少了骨不愈合和迟缓愈合的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对伤科内损诸病,采用辨证以“早、中、晚三期”为基础,拟方以“活血”为总纲,以“化瘀、和营、补肝肾”为治法的学术主张,通过多年临证实践,拟出了活血汤、健骨汤及伤科壮骨冲剂,分别应用于骨折筋伤的三期治疗中,每获良效,值得推广。认为骨折筋伤初期,血脉破裂,离经之血聚而成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故气血俱伤,以致气滞血瘀,瘀阻脉络,不通则通,故见局部疼痛、瘀紫;瘀易化热,热聚为毒,故常见局部红肿,治当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兼清热毒,方选伤科活血汤或院内I号合剂。骨折筋伤中期,局部瘀肿渐消退,疼痛减轻,但瘀阻未尽、新血未生,治当活血和营,接骨续筋,兼以补血为法,方选伤科健骨汤或院内II号合剂。
骨折筋伤后期,局部瘀肿已消退,但筋骨未复,且久病夹瘀、久病必虚,治当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兼舒经活络,方选伤科壮骨冲剂,他继承了许氏骨伤三期辨证用药原则,又有独特的见解,对于腰腿痛、风湿顽痹等劳损所致疾患的用药,主张“以补肝肾为要,以祛风除湿、舒经络为辅”的治法。他认为,“腰为肾之府”,肾精随年龄的增长由盛渐衰,腰部的筋肉、骨骼也由坚转弱。腰腿痛其本在肾,其标在风寒湿邪外袭,瘀阻经络所致,治当补肝肾,强筋骨、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欢迎光临 姜堰三水网 (http://jyss.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