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防诈声势虽已在社会各个角落不断响起。但“扫码、关码”这些基础工作虽已持续在群众身边不断更进,其实根本之因还是要群众自身防范之心不间断,诈骗意识时更新。就拿国家各类补贴而言,骗子又在此钻心眼、搞行动!假冒“教育、民政、财政、残联”等单位工作人员,通过电话通知、短信提醒来向学生家长、残疾人员、购买车房业主、困难群众假意称先转服务费就可领救助金、奖学金、退税费,以此种官方部门的权威性来打破大家对陌生电话、短信的戒备。从而当服务费一旦转出,你就会发现对方电话已是无法联系状态,诈骗又一次在大家认为的正常行动中而产生。 警方提示: 其实被骗受害之所以能达成,归根结底还是大家在任何花样套路、馅饼说辞面前要保持不轻信、不动摇、不转账的抵制诈骗强劲意识,用慧眼识破骗局,并守稳守牢自己的钱袋子。国家各类补贴如有发放通知会在官方媒体平台向社会大众公布,大家要跟随平台动态通知变化。对于接到的陌生电话、短信要及时向官方部门做好是否属实求证工作,如是诈骗线索情况可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避免社会中其他人员再次受害。 & n- I8 g0 u/ r5 \
(来源:江苏省公安厅) " t1 \+ {$ |5 X5 Z5 V- K( N
6 v4 k1 A5 y( k, c9 h. I% l/ Y' Y
$ ]% F4 y! S, V; V7 I
8 p6 ^! X9 F9 W% S" j. D5 j. F+ K$ L% U& V( a& i2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