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盐城市宋某在网上浏览关于定制学生暑期夏令营的相关信息,登入相关平台链接后,按照对方指示,通过微信缴纳培训费、学生管理费等被诈骗2000元。 案例二:苏州市黄某被人以私人定制学生暑期夏令营的方式诈骗,对方称一人一方案,针对不同学生来安排相应的夏令营活动。黄某很心动,按照对方提供的方式支付宝转账18600元。次日,黄某去对方提供的公司地址索要发票时发现人去楼空,遂报警。 案例三:泰州某旅行社组织上海科技夏令营,学生家人李某发现,夏令营活动纯属欺诈,夏令营实则让学生自主写作业,与宣传上所述相差甚远。后李某要求组织方退款,对方坚决不承认并把其电话拉黑,被骗2888元。 暑期已至,各种市场化的夏令营如雨后春笋纷纷涌出,大多家长也愿意送孩子去夏令营锻炼能力,全托或半托的夏令营成为许多家长的选择。可是,鱼龙混杂的夏令营市场,存在各种安全隐患,一些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也不时显现。不少夏令营打着“快乐学知识”“私人定制”等广告吸引家长报名,只顾赚钱,严重侵害了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在此罗列最为突出的4类问题,提醒广大家长提高警惕。 1、培训班改头换面。 一些培训班为赚取更多的钱财,为自己冠上了“夏令营”的名称。去年一个英语培训班,学费200元。今年这个英语培训班变成了“英语夏令营”,费用暴涨到600多元,比去年贵了好几倍。 2、价格雾里看花。 夏令营的价格是令家长们最头痛的一个问题,如民办学校类组织的英语夏令营费用为700元,某网校组织的费用980元,某高校组织的费用1450元;电脑夏令营费用是1200元……而差价如此之大的夏令营费用,却没有明示具体价格构成,令家长的钱花得不明不白。 3、广告严重虚假。 一些夏令营往往在广告中将活动说得尽善尽美,但活动开始后却降低了质量。如某网校组织的“快乐学习夏令营”称“参观联想集团,体验高科技的革命;带你走进北大、清华,实地感受最高学府的风采”,实际上却是乘车路过这些单位的门口时,老师只说一句:这是清华大学,这是联想集团。 4、变成旅游团。 有些夏令营为降低成本,干脆变成了旅游团。 暑假,骗子们正在摩拳擦掌准备大捞一笔,各位家长可千万要注意,预防诈骗,一定要记住四不!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不汇款! , p! v9 D) k g& Q3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