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让车主通行高速路变得更为快捷。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将黑手伸向了“ETC”车主,不少车主点击链接“办理ETC业务”之后,银行卡里的钱就被转走了。
* P( Q' C7 z* B0 F 去年10月份,冯先生手机收到一条短信,提醒他的ETC账户将于30日内失效。冯先生按照链接页面要求,输入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手机号,并进行了提交。然而,当他再次输入手机验证码进行提交时,短短几秒钟,银行卡内的钱就被迅速盗取。# z( s5 b* O8 w! T0 e
5月25日,某市民收到一条短信,短信内容称自己的ETC设备已经停用,需要点击上面附带链接,重新登录验证,才能继续使用。所幸该市民接受过公安机关针对“ETC虚假短信链接诈骗”这方面的宣传教育,未轻易相信该信息,成功避免被诈骗。9 Q* W$ v* K6 H6 A& t
其实,这类诈骗疑惑性很高,冒充正规的ETC渠道平台,然后把非法链接附上,除了假冒“交管局”的名义,还会以“高速中心”、“车管中心”等名义发短信来获取事主信任,而且短信的内容五花八门,“卡被停用”、“卡已过期”、“卡被冻结”但都离不开一个最后目的,就是点击链接完成验证。 Z% M1 a1 \! D( a5 h
诈骗套路如下:
( K( Z, w% s; `( ]% G, W, w7 N 第一步:发送诈骗短信2 H) N" U, `6 a0 \1 ]- G
骗子广撒网,向车主发送包含“已停用”“已失效”“已逾时”“已过时”“已冻结”“未认证”等内容的诈骗短信。在这条短信中,会提示用户点击一个链接办理认证或验证。
8 ?+ P" u/ W/ a: o X 第二步:引导填写个人信息7 D( j+ K; u# V% _. ? ?4 Q
受害车主一旦点击链接进入网站后,便需要按照提示输入银行卡号、密码、身份信息及电话等个人信息。
' [: V# P* M; M, @( j6 x 第三步:输入验证码
# M( B) V+ D. L, r2 _ 车主会收到一条包含验证码的短信,只要把验证码输入验证或认证的界面,银行卡里的钱就会“不翼而飞”,最终把事主的钱骗到手。" Y+ U- g) Q% x3 n
那么,我们该如何防范?
( J; s& \7 _! P2 } V7 K: G 1、陌生电话短信勿轻信' c, C0 q6 G5 u
短信内含病毒的网页链接,诱骗事主点击。手机就会自动植入木马病毒程序,被不法分子控制,不法分子可以直接通过网上转账或网上消费的方式,将资金盗走。; z9 C8 S) ?5 N4 w& [. g* H G' k
2、业务办理要到正规平台
" c1 K2 H* m5 b& P5 v4 L) { 骗子正是抓住市民们急于办理业务的心态,谎称有捷径、可快速办理业务,诱骗事主汇款转账,从而达到诈骗目的。7 H7 q8 ^) m! a$ t" S
3、涉及隐私要慎重
! h1 D9 ^2 O4 U 遇到涉及重要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输入时,市民要多留心眼。* d H% T/ w) T& f2 F' t; T; K
不存在过期再认证,针对“ETC认证失效”类的短信是骗子群发的钓鱼短信,短信中的链接其实是骗子用来套取个人信息,从而盗取卡内资金的手段。ETC业务合作银行均不会向ETC用户发送包含链接的短信内容。(江苏省公安厅): O& W4 L; c' g! a
) l5 o; O C$ z( J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