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初一的时候,同轨是三个班,我们班有四十多个同学,女生不多,从乡下来只有两个,其余的是我们水城上的。 水城的家长比农村的家长对孩子重视,农村的家长认为孩子能识几个字就行了,农村人不靠字吃饭,靠自己的劳动吃饭。水城的家长认为,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没有文化将来找不到一个好的工作。 当年,学校没有围墙,每天早上上早读课之前,我们几个同学就到河边去看水边的芦苇,看大河中航行的帆船,听那清脆的鸟鸣。听到上早读课的铃声就赶紧回教室读书,怕班主任来了见不到我们找到我们给包子我们吃。中午休息的时候,我们就到街上去逛逛,虽然是水城人,但成天的在学校里也感到闷得慌,也许是年龄小的缘故吧。 我的座位前后左右被女生包围着,也许老师知道我的家长常年不在家,对我特别关照,生怕我学习不用功,白花冤枉钱。 我的同桌姓杨,名字叫芳蓉,这个名字挺好听的。杨芳蓉比我大一岁,个子比我高,长得清秀,像是个豪门家的千金,她说话语速不快,喜欢打个独辫子,扎个红丝带,看上去很精神。 杨芳蓉她家住在水城中间,她老爸在商业公司做经理,手上有物资批准权,她妈妈在食品商店上班。她家在水城人家来说还是比较幸福快乐的。 杨芳蓉与我同桌好长时间都不说一句话,那时男女同学之间都比较羞涩,不肯先与对方说话。杨芳蓉聪明,有眼力见识,做作业时看到我需要什么文具,她马上给我,就是不肯开口说话。我接过她递过来的文具笑笑,也就算感谢了。 要晚上下自习,我们一般等班主任一块走,特别是没有月亮或者下雨天,这样老师带着我们回去他也放心,我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路上走,顺便请教老师。老师很乐意为我们解难题,因为我们的班主任是个尽职的老师。 杨芳蓉以前不喜欢与我一块儿走,她总走在回家路上的最后面。时间长了,她看到我在路上经常请教老师解决学习中的难题,也就走到前面来听老师讲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杨芳蓉竟然在我后面默默的走着,有时候与我肩靠肩的走着。我感到她与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0 k6 P2 X5 b" [3 z"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