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三水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查看: 88572|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姜堰方言探微(三)——从“天子圣哲”到“平上去入”:浅析姜堰话的声调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12 15:00: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高本汉 于 2020-5-12 15:02 编辑
( x: _, m. R; ?' S% a4 }# j
, Z  O( F( u5 F  k% {  Y. o1.问题的缘起" F7 G/ v6 |, v! h) _$ e1 X
我们知道,普通话有四个声调。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告诉我们,它们分别是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和第四声;但有人可能又听说过,汉语有“四声”,即“平上去入”,这个“四声”和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一回事吗?我们又姜堰话有几个声调呢?搞明白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的方言。
! A; W, |. D/ J+ m
% V# t. t6 D2 g( F5 z- w6 T; y( d% F2.汉语声调的源流与发展9 [% X1 ]1 T' e- K& D
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声调是决定字意的要素之一。以“yi”这个音节为例,在普通话中,我们用不高不低、平缓的语调(即第一声)念yī时,表达的意思是“一“、“衣”或“依”等概念;但如果用下降的语调(即第四声)念yì时,意思就会发生改变,变成“异”、“易”、“义”等意思。反观大多数的外语,无论是英语的“一”one,法语的“一”un,日语的“一(个)”ひとつ,你无论用上升的、下降的、平直的或者其他什么调型念它,意思都不会发生改变,顶多对语气产生影响。
% e8 r) r: M( D6 }6 a9 m8 u声调的发现要归功于南北朝时代的一批文人。3 w' h/ L+ N" O9 {) S0 q
《梁书庾肩吾传》记载:“齐永明中,文士王融、谢朓、沈约文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至是转拘声韵,弥尚丽靡,复踰于往时。”* Z0 I9 J9 |: A1 a2 E
意思是说,南朝齐永明年间(483年正月—493年十二月),王融、谢朓、沈约几个文人注意到汉语有四个声调,于是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开始有意识地运用声调的搭配,这样能达到更好的声律效果。这就是“永明体”的产生渊源。/ _/ l  z+ U  u- O
然而这个发现在当初并没有被人们普遍理解、接受。有一次,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向学者周捨询问什么叫做“四声”,周捨回答说“天子圣哲是也。”! ?  Q' M' f$ M: S2 t* O, M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天”、“子”、“圣”、“哲”四个字念出来分别就是当时汉语的四个不同的声调。周捨这么回答,既解释了问题,又讨了萧衍的欢心。不过据记载,萧衍听了之后“竟不遵用”,他最后也并没有理解什么是“四声”。/ l4 O+ Z# _* Q6 n5 F0 B3 m9 R
到了后来,随着对声调理解的加深,古人开始用“平上去入”表示四声(“上”要念成赏shǎng,不要念尚shàng)。这样做的好处是,和“天子圣哲”一样,“平”、“上shǎng”、“去"、“入”四个字依次念出来发出的就是古汉语的四个不同的声调,而且还可以形象地描绘声调的调型(入声除外)。《康熙字典》中记载了一首歌诀《分四声法》:
% L- E$ w5 z( X; m1 |2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 K  o& S& j- r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 I+ }, F8 D  a0 J+ c. R平声就像平直的道路一样,听起来不上扬也不低落,因此叫“平”声;上声则是一个高调,可能是一个平直的高调,也可能是一个从低处急速上升的高调,因此叫“上”声;去声是一个降调,因此听起来比较悠长,像一条长长的道路向远方延续,因此叫“去”(逝去)声(当然,国外有学者认为和“呿”有关,去声是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作为科普文就不作深究了);入声比较特别,是个短促的、一发即收的声调,这个字不体现入声调的调型。要注意,这首歌诀描绘的是古汉语的声调特征,千年来汉语不断演变,因此大家不能用普通话或现代方言去理解
4 }/ _* E8 u$ y! H4 r( B9 r: l此外,古汉语的声母有清浊之分。比如“东”和“同”这两个字,普通话一个念第一声,一个念第二声,声调不一样;其次,东的声母是不送气音d-,同则是送气音t-,声母也不一样。而在古代它们是同一个声调,都念平声,区别在声母:“东”念dung,“同”念ddung(注意这里的dd不是发两个d,而是表示国际音标的浊音[d],如英语的dog,do,diamond中的d,普通话和大多数现代方言中已经不存在这个音位)。
- k' v! G! H! \% G" r2 `这个清浊音就影响到了声调的发展。+ q- n3 Z  I/ l/ A. f
到了唐朝以后,声调开始按照声母的清浊发生分化,清声母的平声字(如“东”)念一个调,浊声母的平声字(如“同”)念另一个调,同时声母清浊的区别开始消失,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们发现依靠声调就能区别东和同的不同,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再去区分清浊音(t—d)的不同呢?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声调就是一个补偿机制,清浊没有了,那么声调就开始不一样,取代声母的清浊起到辨义作用,否则就会搞出一大堆同音字来,影响语言表达功能。古人的阴阳观念很重,于是将清声母的平声称为“阴平”,将浊声母的平声称为“阳平”,这就基本上产生了普通话的第一声和第二声。其他的上、去、入声亦同。这样古汉语就按照声母清浊的不同有了八个声调: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c4 i  g, @$ c5 D5 \1 u
又过了几百年,到了14世纪左右的元朝,北方汉语又发生了一系列较为复杂的变化,阴去阳去合并,阳上中的一部分归入去声,入声则整体消失,派入其他声调(当然,派入的方式各有特色,有的地方阴入派入上声的倾向很强,如东北话室内=史内,插座=岔座,国家=果家;有的地方全都派入平声,如河南话)。这就是今天普通话的“新四声”格局: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7 a$ r% n- B1 E4 f* W& L% M以上过程我们可以用图表示为:
% f  e# ?, c! ~4 W+ v5 ^" {/ X$ D
+ h7 v. i2 V9 p( ?$ j' m“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北方大多数方言(包括普通话)的声调模式,然而南方的方言却不一样,这八个声调在岭南两广一带的方言中保存得较为完整,我们以广东话为例:
. M4 O% Z2 R4 k( P# N+ m9 J" y3 } ! b# g4 a5 G0 l& S0 I
“诗史试时市事色(锡)食”这八个字(色和锡都是阴入,算一类)的声调在广东话里分别是不同的。而在普通话中,试=市=事,时=食,换句话说就是阴去、阳上、阳去不分,三调合一;而阳入又混入了阳平,结果简化到只剩4个声调。9 a8 x7 K6 A, D6 L) x
总体而言,汉语方言越往北,声调就越少。如客家话,赣方言,北部吴语如苏州话一般只有6到7个声调。它们的阳上往往失落,如苏州话阳上混淆进了阳去(市事不分);而再往北,到了长江北岸,情况就相当复杂:最东边的如东话和东南边的南通市区话有七个声调(和苏州话一样阳上归阳去),向西推移到了如皋海安姜堰泰州则只剩了六个声调(阳上阳去都归了阴平,即市=事=诗),再继续往西到了扬州之类的地方就更少了,只剩了五个声调(阳上阳去都没有了,同时阴入阳入合并为单一的一个入声)。1 c4 J6 J9 X+ A, ?- g9 E5 h2 o
从江北地区再往北走,到了淮河以北,整个北中国的方言除了山西外基本上不超过四个声调,以有代表性的普通话为例: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而入声这一整个调类直接消失了,和平、上、去声相混淆。如“食”字在表格中可以看见属于阳入,到了普通话中却念成阳平(第二声);“色”字属于阴入,在普通话里混入了去声(第四声)。3 z4 q6 A& G5 Y9 Z3 b

: F2 A- I; T/ p0 V1 ~9 G9 r- M! W3 q/ T3.姜堰话的声调7 }! g7 |" c* @0 c  h: G( t: V# b
下面可以谈姜堰话的声调情况了。
- X0 A; t1 L6 {姜堰话有6个声调,如下表所示:
. d4 b$ x- b" ~* S1 h
/ T" Y8 e5 s' o! R, i* |+ J(画O的地方代表有音无字)
* W  `4 i- d0 I- {和古汉语相比,姜堰话的平声仍然分为阴平、阳平,但其他声调有所变化:
/ Y* |, v. }5 Y+ K3 ~/ K①.全浊上归入阴平(坐=搓,动=通,棒=滂,近=亲),次浊上(m、n等声母的上声字)一般仍然念上声(马,米,买);
6 }" C3 [) S$ E% V' `+ Q8 f. {②.去声中浊去归阴平(步=潽,净=清,市=诗,);+ l1 G0 e8 p- a9 Y- b
③.入声仍分阴阳两类(八≠拔,滴≠笛,即≠截)。
9 s$ `1 K. `; f* {! j和普通话以及其他一些方言相比,姜堰话在声调上的特征有以下几点:7 D2 g! N3 \/ s0 C
①.完整保留了古汉语“平上去入”的四声格局,而普通话的入声消失了。因此姜堰话听起来比普通话铿锵有力,有急有缓,长短相济;0 L4 g: P& {0 Z$ c1 v/ A/ H
②.入声分阳入、阴入两类,即食(阳入)≠湿(阴入),薄(阳入)≠剥(阴入),截(阳入)≠即(阴入),凿(阳入)≠作(阴入),(油)炸(阳入)≠杀(阴入),区别于周边的扬州话、淮安话,这些方言入声阴阳合并为一类;
3 I: R  a9 {4 R: L, a8 K. y③.阳入比阴入调值高,这在中国的方言中很少见,如“薄”比“剥”调子高一些,“(油)炸”比“杀”调子高一些。这一点区别于包括吴方言在内的大多数有入声的汉语方言。保留入声的方言里除客家话、赣方言外基本上都是阳入比阴入调值低;9 O; S( T& B7 h
④.去声分阴阳,如步(阳去)≠布(阴去),净≠敬,市≠四等,而普通话阴去、阳去相混;
4 L/ F$ ?  u, d+ ]/ A6 f⑤.全浊上不归去声而归阴平,如坐(全浊上)=搓(阴平),动(全浊上)=通(阴平),棒(全浊上)=滂(阴平)等。这一点区别于普通话(全浊上归去声)、周围的扬州话、淮安话(全浊上归去声)和部分北部吴方言(全浊上归阳去);
3 n5 a: i( N# I& Y- j) L# u% W⑥.普通话的去声包括全部的古去声字、一部分上声字和一部分入声字,于是成了字数最多的声调;而姜堰话阴平包括古阴平、古阳去、古次浊去、古全浊上,因此阴平字较多。姜堰话的阴平是个低平调,因此我们的方言总体听起来比扬州话、苏州话低沉,几乎没有什么起伏。
7 ]" y( ]3 F, i+ k" S! x. E" j# W& [6 s9 w# S
4.声调的特征& L' `% u" v2 I4 ]% O3 T0 [
在前文中提到了一首歌诀:
7 \  x9 E' `0 Z! u+ a  v+ Y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9 r' M( I% H% D$ H.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 \9 G) R" q  y; Z" E' @与之对比就会发现,姜堰话的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阴平字(如扒他家)念起来是比较低的,而阳平(如爬拿蛇)是一个向上昂的调,已经不是古汉语“莫低昂(不低也不高昂)”的那种听感了;上声字(如把打傻)是个曲折的调,但念出来也并没有“高呼”、“猛烈”的感觉;去声字(如霸架)是一个下降的调,还是比较符合古汉语的“哀远道”的听感的;入声字“剥薄托拓秃毒陆索着杀闸”等念起来亦然是短促、一发即收的,因此和古汉语的特征是相符的,其他声调如扒、拿、打可以无限拖长(ba——,na——,da——),但大家念一念剥、毒、杀等入声字是无法拖着长调的,因为这些字的尾音是一个喉塞音[ʔ](注意这不是问号“?”,是一个国际音标),在发音时需要突然夹紧咽喉,阻断气流,因此听起来“短促”、“急收藏”。我们一般用q或者h来表示喉塞音,如剥baq/bah,毒toq/toh,杀saeq/saeh等等。
% [6 h8 l& M0 _) U下面贴上一则奇文,作者是复旦大学的严实博士,通篇用入声字写成,大家可以大声念出来,如果感觉喉咙深处有紧张感甚至轻微的酸痛感,那说明你的入声字发音到位了:1 g/ q  W; b8 u( J4 ^
郭沫若没出息,不积极阅读学习热力学学术力作,读硕却不续读博。
, o! Z: r5 y% i9 S) q浙北谷穴贼作,郭踯躅不决,击敌不力,罚禄失职,实属屈辱。
6 _+ ?; B, t. I' I' Q% I; ^食龌龊的垃圾食物却不食六畜熟肉及绿色麦谷,喝血及蜜却不喝白色的雪碧。
7 g: L7 O, ]; Y5 ]# P不服佛法,日日月月极作孽,掠获鹿鸭鹤雀,直接握铁戟杀戮,切赤舌,凿白骨,拔黑发,斫肉末,确实毒辣刻薄,触及法律。$ C$ d9 m3 o  [( E' J0 c
宅植苜蓿不植菊,客室角落没竹没木亦没石。2 e  n7 p6 }  n$ w6 q9 o# W
特别渴,悒郁寂寞得哭,纳秃发妾入屋,热不沐浴,熄灭蜡烛,急摸席侧的雪白玉足。- z2 p& q1 z3 M8 Q; L0 n
食色蚀力,弱不敌疾,却一直觉得不值得吃药。一夕,忽卒。
, f) a+ _/ k1 _$ a# c  q1 c7 S  D8 w% x2 M3 Q3 M; d+ n

! E2 |( W3 s! q6 S
# S) a1 `+ w* ^, u补充内容 (2020-5-12 16:47):
6 X; R" F# k% q* X& p$ _/ t# q$ w上声包一行的O应该写”保“或”饱“等,更正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20-5-12 15:44: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像教科书,不通俗不易懂
) V+ E# O8 `* O5 o7 L. {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14 17:1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板凳
    发表于 2020-5-12 15:51: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严实跟郭沫若有仇啊这是,,说的如此不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20-5-12 16:04: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 y8 p" V1 O3 J! S9 n" x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20-5-12 16:10: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正在输入……@~ 发表于 2020-5-12 15:44* ]' h# e% \* B; T" L4 i
    像教科书,不通俗不易懂

    ( W+ j3 M! P1 }音韵学本身是有点门槛的,看懂需要花费一点脑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20-5-12 16:11: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glandwsx 发表于 2020-5-12 15:51
    7 g. m0 L+ B; |$ M严实跟郭沫若有仇啊这是,,说的如此不堪。。。。。
    6 T% \( G" Q, Y9 E* `, v
    这人挺厉害的,去年还发了Nature的。这是他的博客,有兴趣可以看看http://blog.sina.com.cn/ychromosom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20-5-12 16:16: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 y& L+ r3 k# d# i1 S; Z+ B% Z/ h
    多谢顶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20-5-12 16:32: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泰州
    楼主用心了+ o. I2 J2 C% Q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20-5-12 16:47: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深蓝 发表于 2020-5-12 16:32# J; m5 O) t5 b6 W9 M
    楼主用心了
    " o& k9 e! ]: D$ ~
    多谢顶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5-12 17:17: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jydb225186 发表于 2020-5-12 17:07
    0 d- k* q' u% j4 H5 L太深奥了,看不懂。
    5 M5 R$ ^# N$ V0 H. |9 [
    具体哪里看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20-5-12 19:13: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20-5-13 06:03: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内蒙古包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8 10:22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13#
    发表于 2020-5-13 06:40: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泰州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_& n5 N7 X8 o- G$ A" ]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0:09: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用心去愛 发表于 2020-5-13 06:40
    $ T/ }9 a0 e- t! s2 _3 D( b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 m0 o& c: P$ [; r" R
    其实这都是最基础的知识,我以为写得详细就容易懂。既然大家普遍觉得难理解那我以后就多写一些考证土词本字的贴子,减少音韵理论的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20-5-14 09:56: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泰州
    汪汪,汪汪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