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tzjyr 于 2021-2-26 11:36 编辑
' ]* x0 R, i! C. L* e8 n
5 [! U: {9 ?- U. \" Z4 R: J 姜堰,我想对你说。。。 岁初春来,三水大地,有点慌慌张张,有点蒸蒸日上。
7 @8 v/ X3 C% O; g" z( D9 d% j/ L% T 南环在建,东桥拆改,西划姜中,北扩溱图,一个横批:重点在西;
0 |& N/ L% B' ~0 ] 大道四改六,商业添万达,教育托房价,悲喜几人家,一首金曲:我们走在大路上;
4 ]- r5 B! I9 ~! q 金秋入学挤爆房产大厅记忆犹新,全城老少争入中介行业犹有竟时,海陵兴化孟母来姜买房前赴后继,乡镇学子再现鲤跃龙门鲜有耳闻。一声叹息:XX难再出XX。
$ Z F0 n. ~ Q: v 从世纪初姜城几纵几横的历史铺陈到现如今南绕城快速路的长远架设,从2013年“撤市设区”到2021年“教育立区”,从恍如昨天的“姜堰中学80周年校庆”到年前置顶论坛的《姜堰为什么不能有更多的学生读高中》一文,心中不由想起2020年国家力推“公民同招”政策,又逢姜堰部署“工业强区、旅游兴区、教育立区”战略,奋笔即兴,草论数页,自觉无理,撕毁不表,只留谨言慎词几惑:6 @( Z$ b& j5 n! F* q6 D0 K
一惑姜堰几十年沉淀出的优质教育资源分享条件(买房即可)是否过于“简单、廉价”?(廉价是说于地方收入而言仅交易税,对兴化海陵有钱一代而言廉价,新城新房卖地才是土地财政所在,外来买房人首选二手房)。诚然在现有学区房的政策下,资本在教育资源分配中越来越有力,无可争辩,无奈且现实。
2 R& F; d# N3 J5 h0 Q" b 二惑在“工业强区、教育立区”之下如何以“教育”反哺“工业”,如何真正让外来分享教育资源者参与姜堰经济社会发展,在姜堰扎根创业、建功立业、安居乐业,而不是仅仅把姜堰当宿舍、当投资买学区房、陪读三年初中或者六年就卷铺走人?中国人是有乡土情怀的,就像外地再怎么好也留不住我的心,姜堰再怎样优化营商环境也引不来他们置在老家的业。# A% u1 O3 c9 R1 A- q1 u
三惑是否可鉴他山之石,以无锡为例,外来人口买房可以,条件是为无锡税收买单,2年在无锡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且外来人口仅可买1套住房(包括二手房)。这样方可真正做到教育反哺地方发展,从人才就业到工业迁入,而不是只炒土地快钱,同时可有效降低市区房价。" }" l% M- u' O+ q) O: i& e$ P
姜堰从“以教育而立”到“因教育而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如只因教育抬升土地财政收入而喜形于色、言于街巷,未免过于乐观,如何改变姜堰经济发展实绩和发奋努力新增项目才是成长过程的“骨架子”和“营养餐”,否则再多的土拍收入也是“虚胖子”,脱离不了“框架小”、“指标少”的发展困境。1 G( Y3 z2 ?2 b) u& V) Y" L; u/ _" a
------我是姜堰人,说的这些话其实已经是站在了这个城市中一大批人利益的对立面:感性性格和家乡情怀告诉我们,要发展稳定可持续,面对大量的外来投资买房和入学购房,今天的蜜饯会不会变成明天的砒霜,要统筹考虑姜堰人包括姜堰乡镇人民的未来;理性思维告诉我们,卖掉城中房,要卖地,不要限制外来人口,不要挡着我们赚一波教育发展红利。资本已经入场,傻子才不跟。
5 R: Z. R5 G6 L 我站在思考的“十字路口”,在选择“没良心”还是“没脑子”的边缘写下这些话。: B# J7 U$ V) O* H" s
到不了的地方,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做故乡。“堰归来,燕归来,雁归来”,无论是燕还是雁,应该都不会回到一个工业洼地,哪怕它是教育高地。所说无理之处望海涵,请勿地域攻击,无论是苏MM,还是MC,亦或苏J,良性互动、开放探讨,才是论坛交流初心。7 B& z7 N) U0 h7 \% y
# r% _. t, U. O! y5 o& L J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