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三水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楼主: 一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会观察] 丹徒人移民泰州的狂潮——其背景原因是什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20-2-8 23:54: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泰州
姜城游子 发表于 2020-2-8 19:24% o+ ^) ?  u8 z; n" C
天天都能见你
$ F* G, |. k* g* [
不都睡过了吗,见到有什么稀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20-2-8 23:54:5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泰州
一乙 发表于 2020-2-8 20:49+ K4 A7 }$ A1 V3 |5 F
姜堰京江会馆在哪?

9 _4 v9 _& \+ a% O; r% T- \* ^东板桥河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20-2-9 07:25: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泰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19 07:51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19#
    发表于 2020-2-9 07:59: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从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楼主| 发表于 2020-2-9 08:21: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冷剑云 发表于 2020-2-8 23:54
    - @& G) O5 T( Y+ c' w; u8 d2 I+ k东板桥河北
    # W$ @2 L2 T' w+ r
    烈士陵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20-2-9 08:36: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泰州
    一乙 发表于 2020-2-9 08:21
    0 A) m5 A2 O1 D9 I- ~  M; }烈士陵园?
    8 L4 }& E6 j4 K% b* I8 r  ?2 |
    上河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6-11 13:1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2#
    发表于 2020-2-9 09:09: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泰州
    冷剑云 发表于 2020-2-8 23:54$ m1 G) @) v0 R8 |, K4 s3 H7 {
    不都睡过了吗,见到有什么稀奇的

    * Y1 O7 m6 n2 c" J别瞎说,有歧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20-2-9 09:13: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当时丹徒相对泰州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即使是现在也不一定赶得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20-2-9 09:27: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泰州
    姜城游子 发表于 2020-2-9 09:09
    $ {2 ~$ h5 |1 E别瞎说,有歧义
    + @' k+ b! w$ M' w$ ^
    你可以解释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20-2-9 16:54: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首先,讲讲丹徒和镇江。清代的丹徒县一直是镇江府治,最盛时面积1200多平方公里,析置太平厅后陆续划出一部分,今天的扬中1/3以上的土地原属丹徒。民国时的丹徒县辖境与今天的镇江市辖区范围大体相当,1928年更名为镇江县并成为省会,所以清代后期(咸同以后)和民国时期原籍丹徒和镇江的移民其实来自于一地,只是时代先后,如茅家琦先生原籍镇江,其实与蔡荣汉先生是同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20-2-9 16:55: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3 S2 D  i, N# D再说说,丹徒人迁往江北。大的历史背景还是太平天国战争。1853年初,太平军攻克南京后,又连克镇江、扬州,当时的丹徒县城(镇江府城)人口约15万左右,县域人口70多万,城中居民战前就开始向四乡避难,主要方向是往东、往北,远的开始往江北跑,而随着战事的扩大和瘟疫的流行,整个江南除了上海都不安全,于是北渡长江蔚然成风。1856年,江南大营被破后,大批镇江难民从今大港、扬中一线渡江,泰兴口岸成为重要的目的地。1860年至1863年,江南难民北逃迎来高峰,各地汇集的难民潮涌向常熟、太仓一线北渡,仅如皋一地四年多时间赈济江南难民60多万,崇明也接纳了10多万人。太平天国战争期间,苏南人口损失1000万以上,逃往江北的有百万之巨,同一时期苏北人口在扬州、淮安等地损失上百万的情况下仍增长了近百万。镇江府战前人口约250万人,战后仅50多万,损失八成,估计逃亡江北的人在20万以上,其中丹徒人起码占1/3左右。太平天国战争的影响是巨大也是长远的,1953年镇江市加上丹徒县才53万人,还没有恢复到100年前也就是太平天国战争前的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20-2-9 16:55: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本帖最后由 天目山人 于 2020-2-9 16:57 编辑 8 M& P+ L: @, X
    : D( ^% B& p3 x
    最后,再谈谈丹徒人迁泰州。江北沿江诸县是江南难民最初登岸也是集聚的地方,很多难民都是就近迁移,镇江府往扬州、泰州,常州府往泰兴、靖江,再向东往通州、海门,分布在长江以北、扬州以西、盐城以南的十多个州县,由于人数众多、形势变化,许多难民还会多次迁移。当时的泰州虽不沿江,但腹地比较大,辖境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上百万,难民吸纳能力不在沿江州县之下,估计有10万人左右,其中丹徒人应该在万人以上。泰州城战前人口5万以上,相当于一般的府城规模,战时一跃成为里下河第一门户,扬州的藩、臬、道、运司等衙署全部移治泰州,兼任两淮盐运使、江北粮台的乔松年升任江宁布政使、安徽巡抚后仍长期留驻泰州,随着文武官员而来的还有大批富商和难民,一时间造成住房紧张、物价飞涨,许多人又不得不二次迁徙,迁往泰州其他城镇以及兴化、东台等地。随着战事的结束,大批江南难民返乡或迁往他地,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留下来了,并逐渐土著化,成为近代泰州经济、社会发展变迁中的重要力量,甚至方言都受到影响。虽然是土著化,但并未割断与原籍的关系,而是不断推动镇江与泰州的交流和融合,到民国时期,两地商贸、人员交流更加频繁。抗战爆发后,镇江很快沦陷,泰州再次成为避难之地,又有不少镇江人包括原籍镇江的周边难民到泰州投亲靠友。从咸同避难再到抗战避难,以及其间70多年的商贸交流,是丹徒人迁泰州的主要来源。- s- m* q7 Y.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楼主| 发表于 2020-2-9 17:01: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天目山人 发表于 2020-2-9 16:55( x' P4 G1 Y& t$ l( @6 r
    最后,再谈谈丹徒人迁泰州。江北沿江诸县是江南难民最初登岸也是集聚的地方,很多难民都是就近迁移,镇江府 ...

    2 D( K8 Z& |% i$ t- F/ z牛人,这是自己写的吗?有参考文献吗?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20-2-9 17:10: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南京
    一家之言,顺带当个搬运工。可以看看《咸同之际江南人避兵江北考》《太平天国战争对苏南人口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20-2-11 02:26: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江苏最近两次比较大的移民一个常遇春对泰州的屠城后来的洪武赶散,苏南往苏北。还有个就是太平天国时期,天平军的屠杀,以及后来曾国藩湘军对苏南屠杀洗劫。苏北往苏南的移民。
    % l! H5 o+ _- k  F) E
    来自苹果客户端来自苹果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