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楼主: 大愚若智

[话题讨论] “溱洧关”到底怎么读?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12-3 15:5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1-4-8 09: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泰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4-8 09: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泰州
    应该以本地读音为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昨天 18:01
  • 签到天数: 278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1-4-8 11:04: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泰州
    六合六安也不是读老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1-4-8 11:09: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
    笑眯眯 发表于 2021-4-8 08:54
    溱qin的读音最起码几十年前就有了,我70年上小学,学生用的《新华字典》就有溱潼的解释。身为溱潼的孩子 ...

    溱已经没有争议了,现在说的是这个洧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4-8 11: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泰州
    老早就有了,不要瞎想
    微信图片_20210408113517.jpg
    微信图片_2021040811351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4-8 11: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snowylin 发表于 2021-4-8 08:29
    Qin是后来加进去的。你去翻翻旧辞典看看有没有这个读音。正因为整个地区都读错了,所以了成了多音字。

    你以为整个泰县人都是白字大王?
    溱潼以前是秦潼,相传乾隆皇帝路过此地认为此处四面环水,故在秦前面加了三点水,读作溱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4-8 12: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笑眯眯 发表于 2021-4-8 08:54
    溱qin的读音最起码几十年前就有了,我70年上小学,学生用的《新华字典》就有溱潼的解释。身为溱潼的孩子 ...

    何止几十年,相传乾隆皇帝那时就有了。只不过相当长时间的溱潼不出名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5:32
  • 签到天数: 29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1-4-8 13: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盐城
    本帖最后由 笑眯眯 于 2021-4-8 13:41 编辑

    “洧”为什么读“右”的音呢?古时在泰州坡子街附近有2座桥,左边桥叫“且乐桥”,右边的桥就叫“右水桥”。有一富商维修“右水桥”时,认为桥名太俗,为卖弄儒雅,“且乐桥”的桥名取之于《诗经》“洧之外,洵訏且乐”,于是把“右水桥”改名为“洧水桥”。可民间的老百姓依然习惯喊这座桥为“右水桥”,所以就干脆把“洧”读成“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9-25 17:1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1-4-8 15:28: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vxzn 发表于 2021-4-8 11:59
    你以为整个泰县人都是白字大王?
    溱潼以前是秦潼,相传乾隆皇帝路过此地认为此处四面环水,故在秦前面加 ...

    过几年,“洧”就成多音字了。读 You 江苏地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4-8 15: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通
    笑眯眯 发表于 2021-4-8 13:26
    “洧”为什么读“右”的音呢?古时在泰州坡子街附近有2座桥,左边桥叫“且乐桥”,右边的桥就叫“右水桥” ...

    最有国学底蕴知识和最具姜堰文化的解读,可以算是最好的解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5:32
  • 签到天数: 29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1-4-8 16: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盐城
    别将三水变散水 发表于 2021-4-8 15:41
    最有国学底蕴知识和最具姜堰文化的解读,可以算是最好的解读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4-25 16: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苏州
    请教大家,"存中"是哪个年代的叫法,有什么典故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姜堰三水网 | 苏ICP备19026746号-1|苏公网安备32120402000103号 |

    Powered by 泰州三水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