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流浪的中国人 于 2025-2-26 16:56 编辑
24年夏季,区交通局公开征求了公交优化建议,当时许多网友们都提了好多建议。我当时也提交了相关建议,现在看来依然不过时。
一、 关于城区——溱潼线路
1. 801与827合并,番号801。目前现状2条线路走向高度重合,合并后大体走原801线路, 经姜堰火车站(公交枢纽)停靠上下客。同步解决火车站——景区不直达问题。 原827延长段由环镇公交解决。 2. 816与818合并,番号继续使用816,走818现状路线且适当精减停靠站台、优化走向。这样可加密班次,做到15-20分钟1班。也同步解决了817局部时段和路段拥挤的问题。原816夜可以保持不变。
3. 817大体不变,可加密班次,做到15-20分钟1班,城区段稍改一下不走老S229的官庄段(因为现状已有802线路覆盖了),改走姜沈路-5号桥(或新通三水大桥)-鸡鸣路(或天目路)-原线路走向或者走二中西门,能进一步缩短路线长度,解决上述第1条合并后的流量问题。 4.新通三水大桥南站台,可以规划为换乘站,817/818或816能在此站附近换乘。这样东西线在兴泰有几站相向重合可以换乘,在城区城北能换乘,可以弥补线路覆盖缺陷。 5. 引导乘客换乘,现有801、816、817、818路线在城区重合较多,可以将其中部分路线适当缩短长度,在城区能5-10分钟就能换乘,相信大家能接受。 二、 解决城区三水大道及以西公交线路过少、二城东公交扎堆问题。随着人们出行习惯的改变,同时汽车站和火车站形成的新的枢纽,通往各乡镇大部分的公交线把汽车站作为终点站的观念需要改变。需要增加去新枢纽的线路和班次,同时要适当减少去原汽车站的线路和班次,也就适当减少了经过振兴路、人民路的路线和班次,缓解两路交通压力。还有之前在三水网论坛上,大家都讨论过,在此不再过多解释。 三、 及时调整和布局新中医院附近公交,现只有811/903无法满足乘客需求。 四、 建议交通局规划和改造建设几个公交大站,围绕这些大站布局线路,方便群众换乘。譬如设火车站、文体中心北、人民桥南、人民医院东、城东公交停车场、区政府南或者东、新中医院、168商务酒店附近等。只有这点做到了,才可以优化许多线路。
|